孩子不受教?淺談給予ADHD孩童提示的技巧

陪伴衝動、好動或老是心不在焉的孩子,對家長來說常常是挫折的,很多事情即使一講再講,孩子總是會忘記,轉身犯下同樣的錯誤。研究顯示,ADHD的孩子與一般發展的孩子相比,他們大腦前額葉發展得比較慢,而前額葉掌管了設立目標、計畫組織、衝動抑制等等的功能,因此,對於衝動控制不佳的孩子,我們需要給予足夠的監督與提示,將我們的前額葉「借」給他。許多時候,我會和家長討論孩子的日常行為,當我建議家長「提醒」孩子時,家長會說:「有啊!我都有跟他講啊!但就是沒效!」但是細問之下,會發現,那些重複提醒的語句可能沒辦法好好地傳達到孩子的腦中。因此,這裡想分享幾個「提示」的一些小技巧:

  1. 具體明確不要只告訴孩子:「不要跑!」、「不要亂摸!」、「不可以!」,當你只告訴孩子「不」的時候,孩子還是不知道他「應該」要做什麼,因此,請將「不」的否定句指令轉換為直述句,「不要跑」可以改成「慢慢走」、「不要亂摸」可以改成「手放在膝蓋上」,當給孩子一個明確的指令時,他會比較容易依循並得到你的讚美,從而讓他更願意這麼做。
  2. 符合孩子能力:孩子還在發展的階段,語言和認知的能力和大人一定有落差,當我們的指令對孩子來說「太難懂」的時候,就不用期待孩子能夠配合。因此,給指令的同時請想想「這個說法我的孩子聽得懂嗎?」而不是只是為了自己想下指令而下指令。舉例來說:有時我會聽到家長跟3歲的孩子說:「要等待!你要有耐心!還要五分鐘!」,但對3歲的孩子來說,時間是個很抽象的概念,因此,如果進一步說明「那個紅色長長的指針要走五圈」可能會更容易讓孩子理解,又或者是準備倒數計時器,讓孩子知道聽到「嗶嗶嗶嗶」的聲音時才代表等待時間結束。
  3. 給予視覺提示: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一直一直提醒孩子記得約定或任務,這種狀況下,有時會讓大人心煩,如果給予視覺提示,孩子就有機會一次又一次的提醒自己,而減少大人需要提醒的次數。視覺提示可以是圖畫、照片、沙漏(用來代表時間),或是任何可以「看到」的提醒物,在初期,大人需要在每次提示孩子的時候都指著你的視覺提示並加以說明,久而久之,孩子就比較容易自己看到視覺提示而調整行為。好處是,當孩子增加自己提醒自己的機會,他也在鍛鍊「自我監控」的能力,隨著自我監控的能力越來越好,就會越來越少出現衝動的行為,或及時踩煞車。

總結來說,當要提示孩子時,請記得具體、好懂,必要時以視覺線索輔助,將有助於增加「有效的提醒」,當「有效的提醒」增加時,孩子比較容易養成「聽提示」的好習慣,而比較不會「不小心」或「故意」忽略掉大人的提醒。請記得,每次提醒的目的都是在創造一個學習的機會,而不是只是解決當下的困擾,當抱持著這樣的心態,相信大家就能想到更具長期效益的提醒方法!



文/吳語涵 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