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婷最近剛升上小學五年級,班導發現曉婷平時在班上就十分安靜,很少跟其他小朋友互動;課堂上,曉婷沒有辦法在大家面前回答老師的問題,說話聲音非常小聲,只有在一對一私下找他講話才可以簡短的表達。此外,曉婷遇到挫折就會變得特別緊張,尤其被老師或是同學催促時,她會像凍結一般,一動也不動,有時甚至會做出用力搓手、咬指甲等狀況,即使身邊的人試著提醒她也沒有用,而這樣的狀況似乎越變越嚴重...。
我們可以看到在曉婷的案例中,她在學校出現了一些行為,阻礙了她學習以及與人相處的機會,雖然曉婷在不同情境下的反應不一樣,但這些行為表現其實都在反映著曉婷正受到內在強烈的焦慮情緒的影響。
什麼是焦慮?
焦慮是個體在預期將會有威脅所產生的情緒反應,是一種持續且難以緩解的擔憂。當焦慮情緒出現時,可能同時伴隨著生理激發、難以控制的負面思考與迴避行為。
生活中難免會經驗到焦慮,這個感受有助於個體保持警覺與專注,舉例來說,在大考前,適度的焦慮情緒會促使我們產生更強烈的動機去完成這項即將而來的挑戰。但是當焦慮情緒無法有效調節,超出個體可負荷的範圍時,將會引發強烈的身心症狀,影響日常的行為與表現。
焦慮症的常見分類與盛行率
在兒童及青少年期的心理疾患中,焦慮症是一種很常見的障礙症。焦慮症的表現會根據不同情況或對象的類型而有不同的樣貌,常見的兒童及青少年焦慮症如下:(以下僅提供簡單的症狀描述,並非代表完整診斷內容)
l 分離焦慮症
- 對於所依附的對象的分離感到恐懼和焦慮。
- 在預期要說話的場合中(學校)無法說話,儘管在其他場合(家中)是可以說話。
l 特定畏懼症
- 對特定的對象或情境感到恐懼、焦慮或想要避開。
l 社交焦慮症
- 對於社交互動及可能被觀察的情境感到恐懼、焦慮或想要迴避。
l 恐慌發作/恐慌症(青少年較常見)
- 個體會經歷反覆且非預期性的恐慌發作,且會持續關注或擔憂恐慌再度發作,或是會因為擔憂恐慌發作而用適應不良的方式來減緩焦慮(例如避免運動)。
l 廣泛性焦慮症(青少年較常見)
- 對不同的領域感到持續、過度的焦慮與擔憂,且自覺難以控制此擔憂。
在2019年臺灣的全國兒童精神疾患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分離焦慮症的半年盛行率為2.2%、特定畏懼症為7.7%、社交焦慮症為3%。在性別的差異上,女性發生率比男性高(約2:1)。
焦慮症怎麼來?
發展出焦慮症的成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成生理、心理及社會因素來探究:
l 生理因素:
大腦會學習到恐懼的連結,當負面經驗出現,大腦的特定腦區(杏仁核)會啟動作用,使個體處於警戒狀態,做出戰或逃的反應。因此在焦慮時,個體常會出現過度激發的生理反應(心跳加速、冒冷汗、呼吸困難等)。
l 心理因素:
與個體的不安全依附(害怕與依附的對象分開)、曾經歷過不良經驗、社交互動中常有挫折、缺乏自信、性格退縮有關,在反覆經歷挫折的過程中,會強化孩子的負面歸因或災難性思考,也會建立起逃避嫌惡情境的行為模式。
l 社會因素:
焦慮症也可能是受環境因素影響,例如生活中突發的變動、高壓教養、親子關係緊繃或是校園霸凌等狀況,都會累積孩子內在的不安與壓力。
由於每個孩子所遭遇到的處境與壓力不同,也有可能同時受到其他心理疾患(例如:神經發展障礙症、情緒障礙症、強迫症等)的影響,焦慮的來源與嚴重程度均會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進一步釐清其症狀表現與生活脈絡,才有辦法找出引發焦慮的核心原因。
孩子有焦慮症該怎麼辦?
目前針對焦慮症的有效介入方式包含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家族治療、遊戲治療、社交技巧訓練、放鬆訓練等)。此外,針對環境與系統的調整也是必要的方向,例如強化家長的親職技巧、改善親子溝通、加強校園霸凌與暴力教育等。
若您發現自己的孩子可能深受焦慮所困擾,且已影響到生活及學習狀況,建議可以先嘗試傾聽與理解他所遇到的困難,並陪伴孩子就醫或是找心理師諮詢,透過專業的介入,協助孩子能夠克服焦慮,在成長路上能夠更加順暢。
文/楊于萱 臨床心理師
參考文獻: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 梁賡義(2019)。2030年兒童醫療與健康政策建言書。苗栗: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頁111-140。
-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2014)。衛生福利部心理衛生專輯(4)兒童焦慮症。臺北市:衛生福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