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想要被理解——關係中的傾聽與同理

在治療室中,常聽見一些感嘆與無助:
「女朋友總是跟我抱怨工作上的事,給她建議她卻不想聽,有時候還會生氣」
「學校老師反應孩子好多狀況,給孩子好多方法,卻還是沒有解決問題」
有時候,問題並不在於「如何解決」,而是內心的聲音是否「被聽見」、心中的感受是否「被理解」。
 




為什麼理解很重要?

當我與家長和孩子討論生活中面對的問題時,常常出現以下狀況:

  1. 孩子表達的和他實際的不一樣
    • 如:孩子說「這個(拼圖)在這裡不對」,但其實想表達的是拼圖應該要「旋轉」再放這個位置。
  2. 大人對孩子行為的解讀和孩子的意圖不相符
    • 如:孩子在公園不斷去找每個孩子並近距離大叫,以為孩子在惡作劇,原來孩子是想要跟他們玩但不知道怎麼做。
  3. 伴侶內心已有想法但需要得到支持
    • 如:伴侶提出問題,卻對我的每個回應都打槍,實在不知道還能說什麼。原來他已經有想法,只是希望我支持他。
上述的情境彷彿兩人面對面,努力處理我眼前這個「被問題困擾的他」。理解提供了一個機會,讓兩人可以肩並肩面向前方,一起處理「我們眼前的問題」。



如何理解?

上面舉例的情境,後見之明說來簡單,但是到底怎麼執行呢?第一步,請先慢下來,時常提醒自己慢一點、等一下、不要太快給建議、聽他多說一些。在治療情境中,我的回應可能是:「」、「然後呢?」、「接下來怎麼樣了?」、「他(你)還說了什麼?做了什麼?」、「那你覺得呢?」試圖更多釐清事件的細節。在這個過程中,無論大人或孩子,都協助我理解他們看待事情的角度,更有機會與他們「肩並肩」。

接下來,可以簡要且自然地傳達你的理解,例如:「好難喔」、「對啊,怎麼辦呢?」、「真的耶!好像是這樣」、「如果我是你,我也會這樣想」,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上述的回應傳達的訊息是:我聽到了你說的話、我聽到了你的想法、我理解你為什麼有這樣的情緒與感受。

這樣的對話往往會自然而然地引導至「問題解決」的方向,此時便是分享解決策略的時機,但是要怎麼說才能讓聽者更願意接受呢?首先,可以先試試水溫:「你有想到怎麼做嗎?」、「你怎麼想?」了解對方現在的想法如何。若對方真的還沒有想法,而我們有一些點子,不妨試著將「你可以...」改為「你覺得...怎麼樣?」,將判斷與決策的權利交給對方。不過,討論中偶有聽見不合適做法的時候,或我們已可預見這麼做會面對的問題,也可以溫和地提出:「如果這麼做,後來...怎麼辦?你覺得可能性高嗎?」再次將判斷與決策的權力交給他。例如曾有孩子A告訴我,B同學不跟A玩,下次A也要拒絕B跟自己玩。我回應他:「你不跟他玩、他下次也不跟你玩、你下下次也不要跟他玩、下下下次...,你覺得有可能變成這樣嗎?」『嗯...』「這是你希望的嗎?」『(搖頭)』「那有沒有其他方法?」。當然,讀者也可以想像,上述的方法相當依賴適當的判斷力,因此在面對年紀較小的孩子或判斷力尚未成熟的族群較不適用,這就需要其他的技巧了。


自我照顧——創造容易被理解的環境

相信閱讀這篇文章的讀者們,生活中往往是照顧者,或在閱讀的過程中將自己放在照顧者的角色。但是每個人都有需要被照顧的時候,或在某些時刻身為被照顧者,我們可以怎麼做讓自己被他人理解呢?有時候,讓對話有個架構是有幫助的,例如告訴自己的伴侶/朋友:「我現在只是想發洩一下,先不用給我意見」、「我已經有一些想法,你幫我聽聽看」、「我不知道要怎麼辦了,你可以幫幫我嗎」。如果在對話的開始還不清楚自己的狀態也沒關係,當覺察到自己的需求或想法時,及時告訴對方也是可以的。

此外,覺察自己在哪些情境中是舒適自在的,在需要時讓自己進入這個情境。例如煩惱時與知心好友聊聊、疲乏時推掉無傷大雅的應酬,或是為自己安排一段me time出遊踏青、小酌一杯、看場電影...等。如果還不清楚自己在哪些情境感到放鬆舒適,不妨參與一些讀書會、社群、才藝社團、休閒興趣社團,用自己擅長或喜歡的方式(如:演奏樂器),讓其他人也能透過這個方式來傳達理解(如:樂團演奏中的和諧),也有很不錯的效果。



文/何品璇 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