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好的媽媽

很少機會,我在捷運車廂裡遇見了同卵三胞胎男孩,他們有著白皙的皮膚、尖挺的鼻子和電死人的雙眼皮,留著一模一樣的髮型,穿著相同的卡通上衣、褲子及運動鞋,唯獨不同的是他們的水瓶背袋─分別是藍色、綠色和紅色。看得出來,媽媽很努力地讓孩子們感受到公平。

從三兄弟的活動量、嬉鬧對話、告狀愛現,還有不知所云的三隻小豬與大野狼故事,不難發現他們應該是中班,或者四歲左右的學齡前幼童。而此時的捷運車廂,不難想像車廂簡直是「屋頂被掀起」的狀態。對了,同行的還有媽媽、姨嬤、舅舅、姑姑和國小表哥。

短短與他們共乘大概五站的距離,除了小孩們的嘻鬧聲之外,大人們你一言我一句的規範聲不斷—「腳放好不要亂踢」、「不要亂動」、「講話小聲一點」。當然,更多的是有關懲罰的威嚇話語 — 「來跟姨嬤回去,姨丈公很會打小孩屁股」、「下次媽媽要準備伸縮愛的小手在身上」、「再不乖大野狼就把你吃掉」等等。

坐離我最近的是三胞胎的哥哥,在此我想替他說說話!他只是早個幾分幾秒從娘胎見到世面的人,就這樣他成為了客觀指標的兄長角色。路途之中,三胞胎兄弟興奮編撰起三隻小豬的故事時,國小表哥企圖加入弟弟們的對話,於是幫了三胞胎哥哥取了綽號,這位哥哥非但沒有生氣,而是快速機靈的也給了表哥一個綽號。表哥一臉被激怒的表情,立馬向姑姑及三胞胎的媽媽告狀。姑姑立即要求哥哥道歉,他照著大人的要求說著「道歉」兩個字,引起大人們一陣發笑,沒有人在吵雜擁擠的公共場合企圖澄清些什麼,只是將道歉改為對不起,再次要他向表哥賠不是,表哥成功的吸引到大人注意,而這名哥哥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更不知道眼前的大人究竟有何目的。

故事到這裡,也許多數的大家會以為哥哥很調皮。其實,三胞胎哥哥是三位男孩之中性格最沉穩,也是電動馬達最弱、屁股相對黏在椅子上最持久的一位。然而,在先天的氣質、父母教養與環境互動之下,他卻成為承受最多的孩子。媽媽,也許是一心懷著對老大的期許,選擇對哥哥採取殺雞儆猴的策略,伸手隔著兩個弟弟的距離,出力握著哥哥的手要他不要亂動。淘氣的弟弟們則懷著點小聰明,看見哥哥的憨厚、順從性格,準備捉弄他們的哥哥。

在過了兩站捷運站之後,坐在哥哥身旁的弟弟,沒來由突然一邊笑著一邊壓著哥哥的頭,要哥哥重演對表哥道歉戲碼。弟弟無法克制手部力量,多次重壓著哥哥的頭,哥哥一邊笑著覺得有趣。大人們嘴裡不斷要弟弟停止動作,媽媽卻突然生氣地說:「你不要這麼好控制,最後才在那邊撒嬌」,眼看著弟弟沒有停止動作,不曾出聲、動手的舅舅眼見不對勁,大動作伸手隔著表哥,一手抓住了弟弟的小手要他停止。結束了道歉戲碼之後,一行人也接近目的地準備下車。於是,媽媽像是行軍時候的隊長,拉開嗓門說著:「你們三個手牽手走好」,停留在我眼前的最後一幕是─舅舅拉開了也想加入牽手行列的國小表哥的手,然後擠出了捷運車門。
 




寫到這裡,我並不是要苛責這位媽媽的疏忽或偏心,也沒有要談論身為老大好犧牲或真辛苦這類的話題。我們完全可以想像這位媽媽每天和三位小毛頭奮戰的畫面,光是決定要一打三出門就很不容易,她不只是花費三倍的心力這麼簡單,也不會伸出三頭六臂同時餵奶、換尿布或洗澡。然後,我們再看看這三個小寶貝,除了在子宮裡爭取空間、奪取養分外,出生還得要共享媽媽的乳房、時間與注意力。相對於一般的孩子,他們沒有時間準備好迎接彼此。

心理學家溫尼考特在《給媽媽的貼心書︰孩子、家庭和外面的世界》一書談到「一個母親不可能同時滿足兩個小嬰兒眼下的需求……但是,她可以盡力做到公平,假如她從一開始就認真看待這件事,以後一定會得到報償,雖然要做到一點並不容易。」然而,作者所說的不容易之事,是要媽媽努力地學會區分雙胞胎(如同捷運裡孩子們背上不同顏色的水瓶背袋),並且將他們各自當作只有一個來看待,把每個小孩當作一個完整的人格對待,讓每一位孩子都享有完整且珍貴的親子關係,這是灌溉他們建立自我重要的養分。

最後,我仍引用溫尼考特所提出「夠好的媽媽(good enough mother)」一詞來勉勵各位媽媽,沒有完美的媽媽,更沒有超人媽媽,允許自己不小心的犯錯。請試著學習對自己寬容,接納身為人的不完美,自然會給予孩子犯錯的機會,將犯錯視為寶貴的學習經驗,而不會對孩子產生過度要求或批評。還有,更不要忘了身旁重要的隊友爸爸,他的加入將帶給孩子更多元的體驗與視野,攜手一起陪伴孩子經歷成長的喜怒哀樂吧!


文/黃韻璇 臨床心理師


延伸閱讀書籍:
1. 唐諾.溫尼考特(Donald W. Winnicott),《給媽媽的貼心書:孩子、家庭和外面的世界》,心靈工坊,2009。
2. 露薏絲.艾曼紐、萊絲莉.莫羅尼( Louise Emanuel、Lesley Maroni),《3–5歲幼兒為什麼問不停?》,心靈工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