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成癮——原因、預防及處置

近年孩子們使用3C的頻率越來越高,許多家長常會擔心孩子使用時間長,長期沈迷在網路中,會有網路成癮的問題,因而前來詢問。


什麼情況下才符合網路成癮的狀況?

目前,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發表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認為仍需要經驗性的資料做輔助,尚未建立正式的診斷準則,但提出了以下特質提供參考:

  1. 持續與反覆的使用網路以忙於遊戲,導致臨床上重大減損或痛苦,於過去十二個月中,至少符合五項:
  • 過度專注於網路遊戲。
  • 當停止或減少網路遊戲時,出現戒斷症狀。
  • 耐受性:需要花更多時間在網路遊戲上。
  • 反覆努力想要控制網路遊戲的使用,卻徒勞無功。
  • 除了網路遊戲,對先前的嗜好與休閒都喪失興趣。
  • 即使知道在心理、社會功能出現問題,仍然繼續過度使用網路遊戲。
  • 對家人、治療師或其他人欺滿自己使用網路遊戲的情況。
  • 使用網路遊戲來逃避或紓解負面的情緒。
  • 因為參與網路遊戲而危及、或喪失重要的人際關係、職業、教育或工作機會。

為什麼玩網路遊戲會成癮?

網路成癮其實比較像是許多問題聚集的冰山一角,除了表面上看到衝動、強迫使用網路的行為外,背後可能有焦慮、憂鬱等情緒,也可能包含了學業、人際、生活適應…等問題,個體在網路世界中取得現實中未能獲得的「成就感」與「歸屬感」,因而沈迷其中。

初期,可能遇到生活問題或情緒壓力,接觸到網路遊戲後,暫時得到情緒的紓解、有愉快的經驗,增強了上網的行為。後續,問題持續存在或惡化所產生的罪惡感及情緒壓力,引發想接觸網路的慾望,反覆循環下,持續重複上網的行為。

 

可以如何預防網路成癮?

除了規範孩子使用的時間、選擇合適的內容、教導孩子健康的使用網路外,建立生活重心以及發展網路以外的興趣也非常重要!生活中多與孩子有情感的連結,關心他的人際及情緒狀態,鼓勵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營造具有歸屬感及自我價值感的環境。

 

心理師可以如何幫助網路成癮的孩子?

心理治療主要能協助親子找到網路成癮背後的問題,協助孩子發展更良好的自我功能,提升情緒調適能力及人際互動技巧。同時,也幫助家長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情緒意義,共同合作,陪伴孩子逐步減少網路成癮的症狀、上網時間、焦慮和憂鬱的情緒。




文/楊恩林 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