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強迫症(OCD)」

小齊是一位小四的男生,和班上同學互動不多,下課時多安靜地坐在位子上看書、做自己的事。
大概在半年前,他開始對其他人掉下的頭髮特別敏感。
同學在一旁來來回回的走動時,小齊就會很擔心其他人的頭髮碰到他的位子,
每次同學經過,他都會緊張的拿出酒精、噴可能會碰過的地方。同學都覺得他很奇怪。
若有其他的親戚要來他的家裡,也會擔心其他人的頭法會碰到自己的東西,
只好不斷的噴手或洗手,洗到手的皮膚都要裂開了。
父母擔心小齊的狀況,決定帶他就診。

 


一般孩子在成長的過程,常可以觀察到一些「儀式化行為」,
例如:家中物品要照一定的方式擺放、一定要穿某件衣服睡覺、環境要維持一定程度的乾淨…等等。
隨著正常的發展,依據孩子的特質、風格,這些儀式化行為可能保留或轉化成其他的樣子,大多不影響日常生活。
然少數的孩子的儀式化行爲的堅持度和情緒強度,明顯超出了正常範圍,且嚴重妨礙日常生活,這時就需要考慮,是否為強迫症在作祟。

強迫症有兩項主要症狀—「強迫思考」和「強迫行為」。
 

  • 強迫思考——反覆出現過度、不合理、且令人感到焦慮的想法。常見的強迫思考主題包括:怕受污染、攻擊、與性有關、囤積節儉、迷信/神奇的想法、身體的、宗教的、其他形式等。
  • 強迫行為——孩子會用一些外顯行為,例如:反覆清潔、計算、排序、囤積、檢查、…等儀式行為,目的是降低強迫思考所帶來的焦慮。
強迫思考及強迫行為,兩者可能單獨出現,然最常見的是兩者合併出現。

強迫症患者的焦慮,常是突然入侵的,且常與現實生活無關,且當事人通常知道這樣的想法很不合理。在台灣,兒童青少年的強迫症盛行率為1%-2%,常在811歲之間第一次出現。若家族中有家族病史,第一次出現的年齡可能更早一些。


為什麼會有強迫症?


在說明為什麼有強迫症之前,先介紹在心理學中經常被使用的概念— 「壓力素質模式」(diathesis-stress model)。「壓力」指的是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大大小小的「外在壓力事件」,包括—家庭社經狀況、依附關係、同儕關係,大至喪親、霸凌,小至搬家、弄丟鑰匙,對個體來說都是外在壓力事件。「素質」指的則是個體「先天具備的條件」,例如:遺傳、大腦神經生理構造、氣質…等。



若將我們譬喻為水杯,水「滿出來」代表「發病」;右圖中的D為先天素質(diathesis),S為後天壓力(stress)。壓力素質理論說明,當個體先天素質有較多不利的因素(如:D2>D1),在面對相同的壓力時(兩杯水的S是相同的),水杯2號會較快的「滿出來」。

以下以素質—壓力理論的概念,說明影響強迫症的病因:

  • 素質——遺傳,以及與負向情緒相關的腦區—杏仁核,過度敏感,及在面對新環境傾向表現逃避、退縮的之有壓抑(inhibition)氣質的孩子,較容易發展出焦慮相關症狀及強迫症。除此之外,當孩子較容易只注意到負向訊息,有注意力偏誤、災難化的認知…等,亦為影響強迫症發展的因素。
  • 壓力——家庭社會經濟狀況、父母過度控制教養態度、親子互動、依附關係,或甚至兒童遭遇身體虐待、性侵…等創傷事件…等,皆可能為影響強迫症發病的外在壓力因素,增加孩子罹患強迫症的風險。

如何協助有強迫症的孩子?

有強迫症、焦慮症的孩子,可以透過心理治療(包括:行為治療、系統性減敏感法、放鬆訓練、認知行為治療、遊戲治療等)或藥物治療等方式獲得改善。
若您發現孩子受焦慮、強迫症狀困擾,建議可先傾聽、同理孩子的煩惱,若還是無法改善,則可協助孩子就診,或諮詢專業的心理師,讓更多資源一同協助孩子渡過困難。


文/蔡孟蓉 臨床心理師



參考文獻: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 Wikimedia Foundation. (2023, April 9). 素質-壓力模式. Wikipedia.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B4%A0%E8%B3%AA%E2%80%94%E5%A3%93%E5%8A%9B%E6%A8%A1%E5%BC%8F
  • 梁培勇, 張如穎, 薛惠琪, 李筱蓉, 陳韻如, 吳文娟, 鄭欣宜, 許美雲, & 劉美蓉. (2015). 兒童偏差行為 (第三版). 心理出版社.